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
大赛参赛对象为正式注册的在读研究生以及已确定攻读研究生资格的本科生,鼓励港澳台地区及国际研究生参加或观摩比赛。现将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项目要求
本届大赛以创意设计为主,智慧城市与智慧社会为大赛主题,包括定向赛道、自由赛道、企业揭榜赛道、国产大模型应用赛道四类赛道,其中定向赛道优先解决在智慧城市实际建设中面临的技术和创意痛点问题;自由赛道不设置具体题目,参赛团队可根据自身技术能力自由选择领域和拟定题目;企业揭榜赛道由企业提供支持;国产大模型应用赛道为新增赛道,包括城市知识发掘、虚拟数字人、城市级应用等方向。四类赛道各有侧重,分别评审。
1、定向赛道
本届大赛拟设置的定向赛道包括:低空经济与城市治理、城市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智慧交通与城市出行、智慧生活与大健康、城市建设与数字更新、智慧文旅与多业态融合、韧性城市与智慧应急、新能源与绿色生态、智慧城市遥感,每个赛道不设置具体题目,参赛同学可自行拟定题目。
2、自由赛道
自由赛道为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无限创意与想象空间,参赛团队可以针对智慧城市的任意主题提出技术创意、软硬件系统或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能装备、智慧医疗、智慧建筑、智慧家庭、智慧金融、智慧养老、智慧生态与环保、智慧防灾与应急、城市创新设计、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地、智能风电、智慧文旅、智慧仓储与物流、智能装备、智慧气象与环境监测等领域。
3、企业揭榜赛道
企业揭榜赛道由赛事支持企业在赛事截止报名前分批动态发布企业的技术需求,包括:基于无人机的建设工程文明施工AI智能检测算法研究、无人机测绘航线自动生成算法研究与实现、无人机集群通信延迟导致的协同效率研究、夜间城市环境下无人机避障与导航精度研究、智能问数赋能教育数据优化及智能决策支持研究、基于ManiSkill3平台的双臂协作臂控制算法平台等领域,供同学揭榜参赛。参赛团队可直接与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
4、国产大模型应用赛道
本届大赛拟设置的国产大模型应用赛道包括:面向国产算力生态的知识发掘与应用、基于国产大模型的情知兼具虚拟数字人、基于国产大模型的城市级应用,参赛同学可结合作品情况选择赛题,也可自行拟定题目。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
三、大赛参赛规则
1.参赛资格:凡正式注册的在读研究生以及已确定攻读研究生资格的本科生均可参赛,鼓励港澳台地区及国际研究生参加或观摩比赛。
2.报名要求:参赛选手需以组队方式参赛,每道赛题每人仅能拥有一支团队(1~4人),可同时选择多个赛题进行研究,不同赛题可以拥有不同的团队,允许跨院校、跨专业、跨单位自由组队。同一作品不可提交多个赛道/赛题参赛。作为队长身份参加的作品不得超过2个。每支队伍最多申报2位指导教师,按照申报顺序排序。组队参赛时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
大赛报名入口:https://cpipc.acge.org.cn/
报名成功说明:参赛选手通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进行报名与作品提交,由承办单位负责进行校级审核。
四、有关材料准备
为确保评审公平,除申报系统需要填写所在培养单位信息外,申报参赛作品的各个部分(包含各类附件)不能出现申报者所在培养单位信息。
每份参赛作品应包括:
① 项目简表(模板参见附件 1);
② 项目说明书(模板参见附件 2);
③ 商业计划书(可选,模板参见附件 3);
④ 补充材料(可选),可以实物、图片、PPT、Flash、视频等,但对于借用软件开发等手段的作品必须附以参赛作者原创的原型系统或代码。
大赛规定的项目提交时间截止后,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和项目内容等参赛信息不能进行调整或更改。
知识产权:参赛作品(包含但不限于方案、作品等)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组织方在征得参赛团队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同意后,可将参赛作品及相关信息供大赛合作方有限查询。
公平竞技:参赛者禁止在指定考核技术能力的范围外,利用规则漏洞或技术漏洞等不良途径提高成绩,禁止在比赛中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五、竞赛日程与安排
1.竞赛报名(2025年6月5日-7月15日12:00前)
参赛学生申请加入“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QQ群(群号:782839906)申请加入后将用户名修改为“学院-姓名-专业班级”,通过共享文档填写报名信息。
2.提交作品(2025年7月15日12:00前)
参赛学生在2025年8月25日中午12:00前将参赛作品提交至指定邮箱1185113926@qq.com。
3.校赛评审时间(2025年7月16日—7月17日)
由学院组织初步评审,主要评估作品的真实性、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等方面。并对初审通过的作品进行答辩,确定推荐参加分赛区的作品。
4.推荐分赛区作品(2025年9月8日中午12:00前)
通过校赛的队伍在2025年9月8日中午12:00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进行报名并提交最终作品。
5.公布决赛入围名单(2025年10月上旬)
在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上公布进入全国决赛的参赛作品及队伍。
6.决赛(2025年10月下旬)
2025年10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进行作品评选、路演及颁奖典礼。
具体时间如有调整,以大赛官网及校赛QQ群公布为准,请主动关注。
六、奖项设置
1.大赛将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赛道设置专项奖,并评选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奖,获一等奖的作品中以创新创业路演的方式决出冠军、亚军和季军,其中冠军获得“创新实践之星”称号。奖项设置如有调整,以决赛期间大赛官网的公告为准,请主动关注。
2.所有进入全国决赛的同学将同时获邀参加智慧城市学术论坛及相关活动。所有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将参加相关展览展示。获得一、二、三等奖、专项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奖的单位及个人颁发相应荣誉证书,冠军、亚军、季军、一、二、三等奖可颁发相应奖金。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老师 张 驰:029-82203430
学生 李浩楠:15093951446
大赛QQ交流群:782839906
附件1: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项目赛项目简表
附件2: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赛项目说明书
附件3: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赛项目商业计划书
附件4: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参赛指南
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年6月27日